新闻外眼
我的位置: 主页  > 看资讯 > 新闻外眼
提前转移5户17人—— 黄平县成功预警一起山体滑坡
发布时间:2025-06-04 09:22
  |  
来源:天眼新闻

本报讯(记者 杨正海)6月3日,记者从黔东南州黄平县政府办获悉,6月2日23时许,黄平县新州镇一地质灾害监测点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一栋2层民房倾斜,因成功预警并提前转移5户17人,目前无人员伤亡。

  6月3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黄平县新州镇北门村马家岩山体滑坡现场看到,事发现场已经围起警戒线,放置了安全警示牌,挖机已入场清理滑塌下来的泥土,各项灾后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开展中。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始于暴雨初临之时。黄平县构建的“监测预警到户、响应行动到人”安全应急机制在彼时高速运转。自6月1日午间强降雨伊始,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即通过气象预警平台、网格员群组及应急广播,将雨情汛情逐级传导至镇村。当雨量监测数据在6月2日持续突破阈值时,新州镇北门村马家岩地灾点的专责监测员第一时间发出险情信号。

  “预警信息层层传导,在暴雨来临之前,我们的手机就收到了避险提示。”新州镇北门村村民吴治华站在警戒线外回忆道,“当天一早,村干部顶着大雨挨家敲门,催促我们立即转移。”应急、消防、公安部门闻令而动,仅用数小时便将滑坡点周边5户17名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正是环环相扣的预警响应工作,成功避险这场地质灾害。

  “这段时间雨下个不停,但电话问候、上门动员村民一样没落下,村民成功撤离后心里踏实多了。”新州镇北门村马家岩不稳定斜坡监测员潘大江给记者讲述昨天组织撤离的情况。

  灾情即命令。滑坡发生后,黄平县第一时间启动地质灾害及山洪灾害应急预案,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置于最高优先级。6月3日清晨,省地环院、黔东南州自然资源局、黔东南州住建局及101地质队组成的专家队伍抵达滑坡现场,踏勘险情,评估风险,紧急会商后续应急抢险与治理方案。

  黄平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苏朝文在现场向记者介绍:“入汛后我们严格执行‘四早、三查、三个紧急撤离’,即是:早发现、早预警、早部署、早转移;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危险隐患点强降雨时紧急撤离、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时紧急撤离、对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时紧急撤离。”他指向山体裂缝监测仪说,“此次成功避险,正是刚性执行机制的结果。下一步,我们将加密巡查,动态监控地质变化,确保万无一失。”

  据悉,今年汛期以来,黄平县已对全县72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拉网式排查,并组织避险撤离应急演练132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