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基础设施建设是撬动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杠杆。寨头村驻村第一书记许芳扎根基层六年,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让一条条产业路、便民桥成为村民迈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近日,记者在茅贡镇寨头村看到,昔日崎岖泥泞的小径,如今已被平坦的水泥路取代,成为了群众提高产业发展效益的“致富路”,出行安全的“幸福路”,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前还没有产业路的时候,村民们上山去看田水、种田、种地等,都要靠肩挑马驮,早早的就要出门,到山上都要一两个小时才会到,晚上也要早早的提前两个小时收工回家,非常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很多,种庄稼的效率太低了。现在把产业路修好了之后,大家上山也方便了,骑个小摩托车去,几分钟就能到地里了。”寨头村村民石海燕开心地说道,现在去地里都是车去车来,体力活减少了非常多,人也轻松了不少。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寨头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目前,村里已形成了规模化的中药材产业基地,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寨头村驻村第一书记许芳介绍说:“我们做的产业,基本上就是以工代赈的方式来发展,为了给老百姓增加收入,再好的农产品生产出来了,不能运输出去、不能销出去,那就是白费力气。‘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利真的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要把路修好,让我们的农副产品外销出去,创造更大的收益。”
据悉,驻村6年时间,许芳坚守“扎根基层办实事,心系乡村谋发展的理念,用真心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先后获得“全县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等称号。
一条条产业路,连接着田间地头与广阔市场;一座座便民桥,架起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在驻村第一书记许芳的带领下,寨头村正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点,撬动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