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街道始终将未成年人关爱工作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围绕“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精准服务”主线,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护苗成长”计划。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主题活动30余场次,惠及未成年人及家庭5000余人次。
党建引领聚合力,织密关爱“保障网”。成立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教育、民政、妇联等多个部门资源,建立“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机制,将未成年人关爱纳入社区党组织述职评议内容。
组建“党员先锋护苗队”,吸纳教师、医生、法律顾问等专业人才28名,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设立“护苗专员”岗位,覆盖13村(社区),实现需求摸排、动态跟踪全覆盖。
打造“1+13+N”服务矩阵(1个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13个村(社区)“护苗驿站”、N个小区共享空间),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室、图书角、非遗工坊等功能区,实行全年免费开放。
精准施策强服务,打好成长“组合拳”。建立“大数据+网格化”排查机制,动态更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七类重点群体档案,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2024年共保障孤儿6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2人,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贴7.83万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34.02万元。省内高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心理学团队到易搬社区开展“抗逆力训练营”“家庭沟通工作坊”等活动。联合法院、检察院、司法等部门打造“模拟法庭”“法治漫画大赛”等沉浸式普法项目,针对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推出“法治副校长进社区”系列课程,未成年人犯罪率连年下降。
品牌活动育新风,赋能发展“新生态”。开设“非遗小传人”课堂,邀请蜡染、刺绣传承人授课,举办“家风家训故事会”“红色研学打卡”等活动,培育文化自信。推出“社区小管家”“积分超市”等项目,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环卫保洁、助老服务等实践,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与辖区中小学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了解结对儿童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辅导。发动社区志愿者、“爱心妈妈”志愿者、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利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益童乐园”等阵地,开展手工、音乐、舞蹈、体育等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吴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