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百姓也转变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帮助下,搬出了交通滞后、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的深山。今天就跟着记者的镜头,通过两张特殊的照片来看一看搬出大山后移民群众的的幸福生活。
“党的政策真正好,脱贫攻坚得民心,党的教育是实际,牢记初心和使命,感谢党的政策好,致富不忘党的恩。”正在给我们朗颂党恩的老人叫王树华,去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动员下,他们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进城,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家住洪州镇下温村,每年靠种植一亩三分地度日,生活十分困难。以前在家里的经济收入一个靠种点水稻,另外养些鸡、种点小菜拿去卖。
搬到了交通便利的县城后,一家人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而且就医、孙子上学都比老家方便了许多,条件改变了,令王树华老人十分高兴。
“搬到这里来是我做梦,千年都想不到的住上那么好的房子。”王树华高兴得笑眯了眼。
从挂在客厅里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王树华老人以前住的房子已破烂不堪,而且有些倾斜,现在搬到县城后,房子宽敞明亮,交通便利,子女务工也有了着落,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无事时,自己编写歌曲,歌颂党的恩情。
王树华万万没想到惊喜地说道:“我也想不到今天党的政策这么好,对我们这些贫困户、对我们群众那么关心,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来感谢党、感谢习近平主席。”
除了王树华一家外,姚迪也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进城的群众。据了解,多年来,小孩上学, 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是自己一个人在县城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十分困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2019年通过异地扶贫搬迁,他们一家也搬入了红瓦白墙的干凉亭移民安置点,从墙上两张新老照片可以看出,而今的家温馨而舒适。
姚迪看着照片感慨:“这就是我以前住的房子,原来的房子比较破烂,现在政策好了把我们搬进到这里面干凉亭移民安置点来住在新家,很舒适而且又干净,感谢共产党、感谢习近平习主席。”
据了解,在“十三五”期间,我县共分三个年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195户392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03户32797人,而在每一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家里的墙上都挂着两张照片,一张代表着过去,一张代表着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每一户都把两张照片作为“传家宝”传下来,目的是让全家人永远感恩党中央,永远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恩情。
(姚强 李春梅)